近日,雷州市政協(xié)委員范金珠(人們稱她“珠姐”)以及市佛教協(xié)會副會長釋文儀一行,帶著月餅及慰問金前往南興、客路、唐家、企水、新城街道等鎮(zhèn)(街)敬老院和孤寡老人、殘疾人、孤兒的家進行慰問。逢年過節(jié)對孤寡老殘的慰問,珠姐從1996年開始堅持了25年。
中秋節(jié)前的這段時間里,在雷州10多個鄉(xiāng)鎮(zhèn)的鄉(xiāng)村敬老院、麻風病院,以及孤寡老人、殘疾人、孤兒的家,都會見到范金珠。記者多方了解得知,逢年過節(jié),范金珠總會提著紅包、開著自己的小轎車,將一車車的米、面、油等物品和“利是”,分別送到困難群眾的手中。如是作法,她已經(jīng)堅持了25個年頭。在今年中秋節(jié)前,她又分別送到雷州10多個鄉(xiāng)鎮(zhèn)的村莊,600多名孤寡老殘者享受到了她的溫暖。
愛心傳鄉(xiāng)間
數(shù)日來,記者在隨訪中一路行走,一路見證并傾聽著范金珠編織的愛心故事。
13日早上9時多,珠姐一行先是來到南興鎮(zhèn)東地村老人活動中心,老人們一見到他們就像親人般迎上來。珠姐一行逐一給這里的孤寡老人、殘疾人、貧困家庭送上月餅和慰問金。接過月餅的老人個個喜笑顏開,連連感謝珠姐多年如一日地關(guān)心他們。
“感謝你對我們的關(guān)心,每年春節(jié)、中秋節(jié)你都惦記著我們這些孤寡老人,真的太感謝你了!”離中秋節(jié)還有數(shù)日,居住在官茂村敬老院的70多歲陳大伯,接過范金珠送來的慰問品,激動不已。
接著,珠姐一行顧不上吃午飯,來到家住在雷城鎮(zhèn)后園田蔡華美家。今年73歲的蔡華美是守寡老人,艱難地依靠低保,帶著兩個精神病的兒子,住在一間不足10平方的宅子里,家庭生活陷入了困境。范金珠得知情況后,全力資助。她不僅送錢給蔡華美看病,并經(jīng)常為她們送米和油等生活物品。范金珠像親人般照顧起這家三口。平時還經(jīng)常給她們送菜,給他們準備生活必需品。逢年過節(jié),她還給她們年貨和慰問金。
當天下午,珠姐一行在客路鎮(zhèn)恒山村、企水鎮(zhèn)洪排村慰問完40多位孤寡老人、殘疾人、孤兒后,己是下午7時,珠姐一行又馬不停蹄趕到雷州市唐家鎮(zhèn)長埔村老實二(林實二)家庭進行慰問。老實二老實又善良,一生以撿破瓶賣錢為主要生活來源,早年失父,兄弟相依為命,生活特別困難。雖家境極其貧寒,卻阻礙不了他做慈善的心,長年以照顧孤寡老人,幫扶小孩為慈善事業(yè),照顧過無數(shù)的孤寡老人,特別是臨終老人,他無條件進行照顧。此次,范金到他家時,不但送去慰問物品以及紅包,對于老實二的助人為樂精神非常贊許。
善行10余載
行善,可以說,范金珠從小時候就開始了。范金珠母親一輩子行善做好事,孝敬村里的老人。每當逢年過節(jié),只要是家里宰雞殺鴨,范金珠母親總會交代:這一塊送去給東家的五保戶,那一塊送去給西家的孤寡老人。在母親的影響下,小時候的范金珠也總是以幫助別人為榮,時常拿家里的米和油給村子里的窮人。
近年來,在范金珠的影響下,不少朋友、同事加入了她的“愛心隊伍”, 甚至她的孩子也每年將壓歲錢交給她,要她轉(zhuǎn)給貧困生。如今,逢年過節(jié),她的朋友都會湊上一筆錢,讓她下鄉(xiāng)送溫暖或一同前行。在范金珠的影響下,愛心隊伍越來越龐大。近幾年,雷州越來越多的人熱衷公益事業(yè),逢年過節(jié)都自發(fā)組織慰問孤寡老殘者。
節(jié)前,記者多次隨范金珠下鄉(xiāng)送溫暖,見證了一幕幕感人的畫面,心里至今也仍被溫暖著。曾記得,有好幾個中午,為了及時將物品送到困難群眾手里,她連中午飯也忘了吃。13日為了尋找雷州市唐家鎮(zhèn)長埔村老實二,己是下午7點多鐘了,她仍跑了幾十公里,從客路鎮(zhèn)的恒山村、企水鎮(zhèn)洪排村,再到唐家鎮(zhèn)長埔村老實二家進行慰問,當慰問完老實二,趕回到雷城時,己了晚上八點點多鐘了,盡管如此記者肚子是非常餓了,感覺非常有意義。
十幾年來,范金珠堅持行善,捐款無數(shù),甚至她家人興辦的一家小企業(yè)的收入所得,她也總是拿出來資助窮人。她的熱心,她的慷慨,給人造成了錯覺,以至于一名受她資助的外地貧困生還一直以為她是富婆。范金珠總會這么說:“點滴善行,堅持去做,我堅信能影響別人!也許有時候影響很小,但總會有人被觸動……”(記者 戴李春)